首页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材建设实践应用教学资料教学效果学生评价习题练习教辅园地网络课堂

□□ 首页-习题练习-正文

  习题练习

 
运动生理学习题练习
2018-05-31 11:06  

绪论

一、判断题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即告结束(  

3、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4、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6、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7、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8、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单项选择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3、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排尿

B、分娩

C、排便

D、血压的稳定

3、下列生理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

A、正常体温的维持

B、凝血

C、心率的稳定

D、血压的稳定

4、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内液

B、大气环境

C、血液

D、细胞外液。

5、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或特点是( )。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

B、促使某种生理活动不断增强

C、不可逆过程

D、富有预见性。

6、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

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

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

2、内环境

3、稳态

第一章 肌肉活动

一、判断题

1、肌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2、毛细血管丰富而收缩速度快是快肌的特点。(

3、兴奋是电变化过程而收缩是机械变化。(

4、钙离子在肌肉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终板后膜实际上就是肌细胞膜的一部分。(

6、在肌纤维的收缩过程中,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

7、神经-肌肉接点又称为运动终板,是现实兴奋由肌肉传递到运动神经的装置。(

8、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9、兴奋在神经上的传导随神经延长而衰减。(

10、阈值越高肌肉的兴奋性越高。(  )

11、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内外存在内正外负的电位差(

12、肌肉缩短或拉长是由于粗细肌丝相互滑行,而粗细肌丝本身长度不变(  )。

13、快肌比例高的人适合于从事越野跑。(

14.将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的过程及其表现称为反应。(

15.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

16.骨骼肌的张力-速度曲线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呈正比关系。(

17.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速度的变化,都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

18.肌肉在最适初长度时,粗肌丝和细肌丝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因而能取得最好的收缩效果(产生最大张力)。(

19.人类骨骼肌纤维的分配完全由遗传因素所决定。(

20.力量训练能使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有氧氧化能力提高。(

21.快肌百分比占优势的人,通过训练也能获得很高的有氧氧化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快肌的生理特点是(  )。窗体顶端

A、收缩快易疲劳

B、收缩慢不易疲劳

C、收缩快不易疲劳

2、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 )的传播。 窗体顶端

A、静息电位  

B、膜电位

C、动作电位

3、运动终板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窗体顶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4、传导原理是受刺激的局部产生( ),从而刺激邻近未兴奋部位。窗体顶端

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5、动作电位而形成的逆转电位特征为(  )。窗体顶端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正

C、电位不变

6、细胞具有兴奋性,表现为在有效刺激作用下产生(  )。

A、局部反应

B、局部兴奋

C、电位变化

D、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7、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    )。窗体顶端

A、兴奋过程

B、收缩过程

C、兴奋收缩耦联

D、兴奋收缩转化

8、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的流动而引起暂时性的电位逆转形成去极化。

A、Na+  

B、K+  

C、Ca++

9、肌肉收缩过程中表现为(  )移动。窗体顶端

A、粗肌丝拖动细肌丝  

B、细肌丝拖动粗肌丝

C、粗细肌丝相互拖动

10、细肌丝主要由(  )组成

A、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C、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

D、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11、静息电位的特征是(  )。

A、内正外负  

B、外正内负

C、电位为零

12、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为肌肉的( )。窗体顶端

A、物理特性

B、化学特性  

C、生理特性

13、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窗体顶端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14、肌肉收缩时细肌丝上的( )与粗肌丝上的横桥结合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

15、静力练习时肌肉处于(

A、向心收缩

B、等长收缩

C、离心收缩

D、等动收缩

16、按色泽人体骨骼肌纤维分为(  )。

A、红肌和白肌

B、白肌和黄肌

C、红肌和慢肌

17、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  )组成。

A、肌钙蛋白  

B、肌球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动蛋白

18、200米跑运动员选材时,应选( )比例较高者。窗体顶端

A、慢肌  

B、快肌  

C、中间型

19、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  )。

A、刺激强度

B、阈强度

C、时值

D、时间阈值。

20、与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股四头肌的时值(  )。

A、较长

B、较短

C、无区别

D、先短后长。

21、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22、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23、位于肌质网两端的终池是(  )。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Ca2+的贮库

CMg2+的贮库

24、通常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25、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26、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ɑ神经元支配

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粒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27、属于慢肌纤维代谢特征的是(  )。

A、糖原含量低,糖酵解能力高

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C、糖酵解能力低,氧化脂肪能力高

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28、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800m

B1500m

C10000m

D100m跑。

29、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肌纤维互变;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30、用等动练习器进行练习,肌肉在各个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是不恒定的,器械所产生的阻力大小和肌肉用力大小(  )窗体顶端

A、相适应

B、不相适应

C、无关

三、多项选择题

1、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有(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峰电位。窗体顶端

A、去极化

B、反极化

C、复极化 窗体顶端

D、超极化

2、骨骼肌兴奋所需要的条件是()。窗体顶端

A、刺激环境

B、刺激强度

C、刺激时间

D、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3、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是(

A、神经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组织

D、腺体。

4、横桥的功能特征表现为()

A、其上有一个能与ATP结合的位点

B、具有ATP酶的作用;

C、能与肌动蛋白进行可逆性结合

D、其摆动使细肌丝向M线滑行

5、下列有关增加肌肉初长度对肌张力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A、存在一个最适宜初长度,此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最大

B、张力与长度始终呈反变关系

C、超过最适宜初长度时张力反而减小

D、张力与长度变化呈正比

四、填空题

1、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是在______作用下,产生______

2、实现运动神经与骨骼肌兴奋传递的物质是______ ;该物质可与终板膜上的______ 结合,进而造成终板膜的去极化。

3、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肌小节是由中间的 ______ 带和两侧各二分之一的 ______带所组成

4、前臂弯举时,肱二头肌主要作 ______收缩;用力握紧拳时有关肌肉主要做______ 收缩;步行下梯时,股四头肌主要作______ 收缩

5、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收缩速度呈______ 关系。

6、根据张力-速度关系,肌肉收缩要发挥最大输出功率,应克服______ 负荷并以 ______速度进行收缩。

7、一般认为,肌肉初长度为稍长于静息长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______ ;因为,此时收缩时活化的横桥数目______

8、功率是指在______ 所完成的功,也可以表述为______ 和______ 的乘积。

六、名词解释

1、动作电位:

2、静息电位:

3、阈值:

4、时值:

5、兴奋-收缩耦联:

六、简答题

1、运动员肌纤维的组成所具有的项目特点是什么?

2、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七、论述题

1、运动时肌纤维的动员有何特点?如何将其运用于运动训练中?

2、简述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

第二章 能量代谢

一、判断题

1、ATP是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等则是间接能源。(

2、肝糖元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而血糖不可以合成肝糖元。(

3、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体温越高对机体越有利。(

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5、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高。(

6、人体所需的能量大约有50%~70%是由糖提供的。(

7、在运动时首先消耗的是糖,因为同等数量的能源物质中糖氧化产生的能量最多(

8、在人体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中,3种供能系统都参与能量供应,只不过各自在总体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不同。

9、同等数量的糖进行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时所产生的能量相等

10、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的基础( )

11、ATP 含有高能磷酸键,能释大量能量( )

12、ATP-CP 系统是在无氧情况下提供能量的系统()

13、能源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几乎都被肌肉活动所消耗(  )

14、急性运动刚开始时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酵解

15、摄入氮大于排出氮称正氮平衡,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生长期的儿童少年,孕妇和恢复期的伤病员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

二、单项选择题

1、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

A、生成乳酸

B、产生大量的ATP

C、生成H2OCO2

D、不需要氧

2、骨骼肌在无氧分解代谢时,葡萄糖(G)或糖原(Gn)最终分解为:(  

A、丙酮酸

B、酮体

C、乳酸

D、H2OCO2

3、尿素的合成是蛋白质代谢脱下来的NH3在下列哪一部位形成的:(  

A、肾脏

B、肝脏

C、心脏

D、骨骼肌

4.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A、CP

B、乳酸

C、水

D、CO2

5、血糖是指每100毫升血浆中(   )的含量。

A、肌糖原

B、肝糖原

C、葡萄糖

D、乳糖

6、马拉松跑的后期,能源利用情况是( )。

A、主要是糖类

B、完全靠脂肪

C.糖类的利用多于脂肪

D.脂肪的利用多于糖类

7、ATPCP系统主要针对的项目是(  

A、100米跑 B400米游泳 C1500米跑 D、马拉松

8、酵解能系统主要针对的项目是(  

A、举重

B、马拉松

C、跳跃

D、800米跑

9、有氧氧化能系统主要针对的项目是(

A、100米跑

B、马拉松

C、足球

D、400米跑

10、脂肪氧化供能时比同量的糖(  

A、耗氧少,放能少

B、耗氧少,放能多

C、耗氧多,放能多

D、耗氧多,放能少

三、多项选择题

1、一切生物机体与它们生存环境之间不断进行( )交换

A、O2

B、物质

C、能量

D、水

2、消化系统具有吸收功能的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3、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汗

D、胰液

4、人体运动时供能途径有()。

A、ATP-CP系统

B、糖酵解系统

C、有氧氧化能系统

5、ATP-CP系统供能特点有()。

A、不需氧  

B、供能速度极快  

C、供能时间短(8-10秒)

D、需氧

E、产生能量多

6、新陈代谢包括()。

A、能量代谢

B、物质代谢

C、气体代谢

7、属于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有:()

A、能量输出功率很高

B、无氧代谢

C、ATP生成量总量少  

D、可供能时间长

8、糖酵解供能系统特点有()。

A、不需氧

B、供能速度较快

C、供能速度慢

D、产生乳酸

9、下列运动中,由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情况是:(

A、60m的加速跑      

B、较长距离的终点冲刺跑时

C、长距离赛跑中

D、以最大速度完成400m

10.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比同等量的糖:()

A、耗氧少

B、能量释放多

C、动员慢(释放能量速度慢)

D、产热量少

四、填空题

1、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2、实现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均来自    的分解;而间接能源来自食物中    的分解代谢。

3、ATP再生成的代谢方式,可分为               两种方式。

4、磷酸原系统通常是指由细胞内              等化合物组成。

5、无氧分解供能应包括                两种能量系统。

6、运动时,体内以何种方式供能,主要取决于            的相互关系。

7、糖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有______ 和______ 两种。

8、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包括                两种方式。

 

五、名词解释

1.磷酸原系统:

2.乳酸能系统:

3.有氧氧化系统:

4、基础代谢:

六、简答题

1、人体主要营养物质有哪些?其中能产生能量有哪些?

 

七、论述题

结合运动实例说明三个能源系统的供能特点?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一、判断题

1、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通过腱梭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的引起肌肉舒张。

2、躯体运动中每项工作的完成都是有意识的。

( )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4、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5、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没有区别。

6、眼内物象形成过程与物理学上的透镜成象原理相似。

7、在跳马推马时,若头部的位置不正,落地时身体会向头歪的方向偏斜。

8、中枢运动控制系统以三个定级方式组构:大脑新皮质的联合皮质和基底神经节;运动皮质和小脑;脑干和脊髓。

( )

9、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树突可将细胞体加工、处理过的信息传出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 )

10、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可借以提高肩背肌群的力量能更好地完成动作。

( )

11、电突触主要是单向传递的兴奋性突触;化学突触则是双向传递,并且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 )

12、兴奋性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效应,产生的后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

13、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下半身,再转上半身,最后转头。

(  )

14、前庭器包括椭圆囊和球囊。

( )

15、旋转加速度的感受器是半规管壶腹嵴。

( )

16、脊髓是实现躯体运动的最低级中枢,因此有人也称之为“最后公路”。

( )

17、调节躯体运动的中枢命令是由脊髓后角灰质中运动神经元传给肌肉的。

( )

18、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

( )

19、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是到达肌肉的最后公路。

( )

20、脊髓反射多数是不受意识控制,属下意识机制。

   

21、中间神经元位于脊髓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之间。

( )

22、运动单位就是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肌纤维。

( )

23、肌紧张是肌肉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维持人体姿势的基础。

( )

24、肌梭是张力感受器,而腱器官是长度感受器。

( )

25、人体在维持站立姿势时,屈肌活动处于主导地位,伸肌则起着辅助作用。

( )

26、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及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 )

27、为了能更大地增强肌肉力量,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延搁时间越长越好,时间太短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无法显现。

( )

28、运动区定位从上到下的安排是按躯体组成顺序进行的,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在皮质顶部,下肢肌肉的代表区在皮质底部。

( )

29、在整体内,由于经常受到大脑皮层等中枢的调控,脑干网状抑制系统与易化系统的作用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中,因而四肢伸肌和其它重力肌肉群不出现僵直现象。

( )

30、小脑对调节肌紧张、维持姿势、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起重要作用。

( )

31、依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质小脑三个功能部分。

( )

32、大脑皮层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功能代表区越小。( )

33、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即左侧皮质支配右侧肢体,而右侧皮质支配左侧肢体,而头面部大部分是双侧支配。

( )

34、运动单位的大小不等,支配比越大,神经对肌肉的调控越精细,支配比越小,其调控的精细度越低,但产生的力量效率则越大。

 

二、填空题

1、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 ______

2、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可分为______ 、______ 和中间神经元。

3、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有 方式传导和 ______传导两种。

4、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躯体运动分为______ ______和意向性运动。

5、脊髓反射可分为 ______和屈肌反射两种。

6、受体具有饱和性、 ______ 和______ 等特征。

7、姿势反射根据表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_ 、______ 、直线和旋转加速运动反射等。

8、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  ______ 、______ 、编码功能和适应现象。

9、小脑对______ 、______ 、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起重要作用。

10、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

1、前庭功能稳定性:

2、运动单位:

3、脊髓反射:

4、牵张反射:

5、姿势反射:

6、状态反射:

四、简答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什么特征?

2、简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

五、论述题

试举例说明姿势反射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第四章 内分泌调节

一、判断题

1、髓质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比例约为1:4

2、含氮类激素(非类固醇激素)可以穿过细胞膜发挥生理学作用。

3、类固醇激素可以穿过细胞膜发挥生理学作用。

4、激素对靶器官的活动产生的效应可以加速细胞原有的活动过程,也可以抑制细胞原有的活动过程。(

5、激素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以添加某种成分,引起某种新的功能,并为其提供能量。

6、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压。

7、成年人若生长素过多,发生肢端肥大症。

8、皮质醇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分解,抑制其合成的作用。

9、甲状腺机能亢进时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增高

 

10、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协助神经系统精确地控制身体机能的变化,确保各种机能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11、通常将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动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过程称为应急反应。

(    )

12、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

13、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是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它是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与减少血糖来源,产生降低血糖的效应。

14、人体运动时,体内所有激素水平立即发生显著变化。

15、运动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将导致肌糖原分解,从而为运动提供更多的能量。

16、运动时胰岛素升高而胰高血糖素降低

17、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中,糖原储备逐渐减少,而脂肪酸则成为主要的能源物质。

18、与脂肪分解有关的激素有:睾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19、盐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调节着体内水液和电子平衡。

20、在含氮类激素的作用过程中,cAMP为第一信使,激素为第二信使。

二、单项选择题(

1、可以穿过细胞膜发挥生理学作用的激素是哪一种?(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素  D. 睾酮

2、内分泌的信息是以什么形式来进行传递的?(

A. 神经信息 B. 化学信号 C. 物理信号 D. 生物电信号

3、皮质醇使体内脂肪的分布发生变化,其中哪项是错误的?(

A、四肢脂肪增加 B、面部脂肪增加  C、背部脂肪增加 D、腹部脂肪增加

4、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受体存在于哪个部位?(

A. 细胞浆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细胞膜

5、人在成年时期生长素过多会发生以下哪种疾病(

A、侏儒症 B、肢端肥大症  C、巨人症   D、呆小病

6、在“应激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激素

7、部分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分泌的( )低于正常人水平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肾上腺素

8、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是(

A、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B、通过PKC

C、通过C蛋白 D、通过与细胞核受体结合。

9、神经激素是指 (

A、存在于神经系统的激素 B、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

C、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D、调节内分泌腺功能的激素。

10、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的第一步是与靶细胞的 (  

A、胞膜受体结合 B、胞浆受体结合 C、核受体结合 D、兴奋型G-蛋白结合 。

11、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腺垂体合成、分泌的 (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生长素 D、催产素。

12、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上肾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这称为 (  

A、协同作用 B、致敏作用 C、增强作用 D、允许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

A、维持内环境的自稳态 B、调节新陈代谢 C、维持生长、发育 D、调控生殖。

2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A、信息传递作用 B、相对特异性作用 C、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D、允许作用 。

3、应急反应的机体表现(

A、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 B、呼吸功能加强 C、心血管活动加强 D、内脏活动加强。

4、以下哪些是激素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

A、不能添加成分 B、不能提供能量

C、只是起着信使的作用传递生物信息 D、具有生物放大作用

5、机体受到应激反应时,以下哪些反应是正确的?( )

A、心跳较快 B、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  C、血流速度加快  D、糖原分解速度减慢

四、填空题

1、激素作用的途径主要有四种: 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2、胰岛A细胞分泌 ______   B细胞分泌 ______ D细胞分泌 ______ 

3、内分泌系统由 ______ 和散在的______  组成。

4、在多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活动时,常表现出不同激素的 ______ 作用、 ______ 作用和允许作用,这对各种生理活动的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名词解释

1、激素——

2、应激反应——

3、应急反应——

六、简答题

1、简述激素作用的特征

 

2、简述应激与应急的区别。

3、简述激素对运动时糖代谢的影响

第五章 运动与免疫

一、判断题

1、体液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所介导,而细胞免疫主要通过B细胞所介导。(

2、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细胞以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最为活跃。(  

3、特异性免疫是在种族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获得的。(  )

4、NK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

5、运动时氧自由基升高有强烈的免疫抑制效应。(  )

6、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补体和溶菌酶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7、在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效应阶段主要是指激活TC细胞发挥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  )

8、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免疫机能,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而大强度运动训练则对免疫机能可能有抑制作用。(  )

9. 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与NK细胞。(  )

 

二、单项选择题

1、经遗传获得的免疫称作(  )。

A.获得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

2、免疫反应一般分三个阶段,分别是(  )。

A.感应阶段、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B.增殖和分化阶段、感应阶段、效应阶段,

C.效应阶段、感应阶段、增殖和分化阶段,

D. 增殖阶段、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3、可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的是(  )。

A.小负荷运动, B.中等负荷运动, C.大负荷运动, D.长期大负荷运动。

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5、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6、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7、免疫对机体(  )。

A.有利, B.有害, C.无利也无害, D.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

8、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

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B.机体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C.机体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三、多项选择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 )

A.免疫防御 B.免疫稳定 C.免疫监视 D.免疫反应

2.下列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胸腺

四、填空题

1、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___、___和___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2、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___和___。

3、免疫可分为___免疫和___免疫,前者也称作___免疫,后者称作___免疫。

4、人体免疫系统由___、___和___共同组成。它们是机体免疫功能及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

5、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与定居的场所,分为___和___。

五、名词解释

1.免疫——

2.运动性免疫抑制——

六、简答题:

1、何谓免疫?举例说明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功能异常的表现。

 

2、简述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第六章 血液与运动

一、判断题

1、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  )

2、血细胞占全血量的45-50%。(

3、血浆中含血细胞、水、电解质、血浆蛋白、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不含氮化合物,是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  )

4、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无关,而与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有关。( )

5、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晶体渗透压。(  )

6、血红蛋白氧容量是指每升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氧量。()

7、血红蛋白氧含量是指血液中Hb的氧饱和度为100%时,每升血液中的Hb所结合的氧气量,该值受Hb浓度影响。()

8、通常以每1L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9、Hb是氧合还是氧离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 )

10、血浆蛋白除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外,还具有缓冲血液酸碱度、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和凝血作用。( )

11、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愈高,则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就愈强。( )

12、血小板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故不属于血细胞。( )

13、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

14、某人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其血型一定是A型。( )

15、在血液中,O2CO2 主要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因此,物理性溶解的作用并不大。(

 

二、单选题

1、一个50kg体重的人,其血量为(  )

A、 4L B2.5L C5L D3L

2、血浆的pH值稳定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缓冲对是(  )

A、Na2HPO4NaH2PO4 BNaHCO3H2CO3 C、蛋白质/蛋白质-Na DKHCO3H2CO3

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

A、球蛋白 B、白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无机盐

4、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

A、葡萄糖 BNa+Cl-

C、K+ D、白蛋白

5、血浆蛋白浓度下降可导致水肿,其原因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6、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与O2结合需酶催化

B、血红蛋白有运输O2CO2的作用

C、血红蛋白有缓冲作用

D、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作用消失

7、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A、肾和肝 B、脾和肝

C、胸腺和骨髓 D、肺和淋巴

8、剧烈运动时,下列血浆中下降的成分是(

A、乳酸 B、非蛋白氮

C、血浆蛋白 D、碱贮

9、血氧饱和度取决于(  

A、红细胞比容 B、血液的温度

C、血红蛋白的含量 D、氧分压

10、下列变化中可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的是(  

A、CO2分压降低   B、温度降低

C、PH值升高 DCO2分压升高

11、若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为15g %,血红蛋白达到60%的饱和度时,每100ml血液中的氧含量为(  )

A、22ml B、12ml

C、18ml D、8ml

12、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骨髓

13、关于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红细胞>血浆

B、血液>血浆>红细胞

C、红细胞>血浆>血液

D、红细胞>血液>血浆

14、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主要是(   )

A、红细胞增多   B、血小板的聚集

C、红细胞的凝集和溶解 D、血浆小出现纤维蛋白

15、静脉输人0.9NaCl溶液可使(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血浆渗透压下降

C、红细胞体积变小 D、红细胞体积不变

三、不定项选择

1、血细胞包括(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组织细胞

2、红细胞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Hb),我国正常男性Hb浓度为(  gL,女性Hb浓度为(

A100140

B120160

C130170

D110150

3、有粒白细胞又可以分为( )。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4、血液呈红色,颜色的深浅决定于(

A、红细胞内的Hb的含量

B Hb的含氧量

C、氧分压

D、二氧化碳分压

5、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 )。

A、水的含量

B、红细胞的数量

C、电解质离子浓度

D、血浆蛋白的含量

6、血液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

A、红细胞的数量

B、水的含量

C、电解质离子浓度

D、血浆蛋白的含量

7、正常人血浆的pH为( ),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变化范围为(   )。

A7.357.45

B7.157.35

C6.97.8

D7.457.55

8、血小板的功能有(

A、促进止血

B、加速凝血

C、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D、释放免疫物质

9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有(

A、溶解于血浆中;

B、与血浆蛋白结合;

C、与Hb 结合;

D、溶解于白细胞内。

10、促使红细胞释放氧的因素有(

APco2高;

BpH值降低;

C、体温升高;

D23-DPG 浓度升高。

四、填空题

1、血浆和血清因含______ ,故呈淡黄色。

2、血液在血管中不断地流动,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它具有 ______、维持 ______、保护和 ______等功能。

3、使氧解离曲线______ 移,说明HbO2亲和力降低,______ 释放的O2增多。

4、由于血浆中的NaHCO3,是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物质,习惯上将血浆中的NaHCO3,称为______

5、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 ______及保护血管______ 的完控性。

四、名词解释

1、循环血量:

2、氧合:

3、氧离:

4、氧解离曲线:

5、贫血:

6、运动性贫血:

五、简答题

1、简述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2、血液是如何运输氧气的?

六、论述题

简述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第七章 呼吸与运动

一、判断题

1、运动时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增大,从而造成静脉回心障碍,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旋

(  )

2、胸内负压,对肺泡扩张、肺通气、肺换气和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都有重要意义。

3、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4、呼吸全过程包括:外呼吸、血液对气体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5、胸廓的节律性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

6、运动中采取适宜的呼吸频率和较大的呼吸深度是很重要的

7、正常人第123秒时间肺活量值中第二秒时间意义最大。

8、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说,进入肺泡的气体量才是真正的有效气体量。

9、体内氧分压由高向低排列顺序是: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10、运动强度过大时由于心输出量的增加,可使通气/血流比值下降。

11、无论怎样用力呼气,肺内的气体也是呼不完的。

12、基本的呼吸中枢在延髓。

二、单项选择题

1、肺泡通气量正常情况下(  )肺通气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呼吸肌舒缩完成呼吸运动是(  )的动力。

A、肺通气  B、组织通气  C、气体运输

3、内呼吸是指(  )。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线粒体膜内外之间的气体交换

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  )状态。

A、等于大气压 B、大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5、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  )

A、最大通气量  B、最大肺容量 C、肺活量

6、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  )的影响。

A、呼吸深度 B、呼吸频率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7、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A、呼吸   B、内呼吸   C、肺通气   D、肺换气

8、肺活量是(  )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余气量之和

C、潮气量、补呼气量和余气量之和  D、潮气量、补吸气量和余气量之和

9、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A、肺泡 B、呼吸道 C、肺泡、组织 D、组织

10、肺总容量等于(

A、肺活量加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

C、肺活量加余气量  D、余气量加补呼气量

11、在肺血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呼吸频率加倍,深度减半,通气血流/比值将(  

A、下降 B、升高 C、不变 D、以上都不是

12、运动员的氧扩散容量较大,主要是因为 (

A、肺泡膜面积减小 B、身材高大 C、心输出量大 D、肺泡膜血供充足

三、填空题

1、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 ______  ______ 

2、憋气时,胸内压呈 ______,导致静脉回流困难,心输出量______

3、肺总容量是______ 、______ 、______ 和余气量之和。

4、训练导致安静时呼吸深度______ ,而呼吸频率 ______

5、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______ ,气体交换的方式是从高压处向低压处

6、在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______ 的增加,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才主要依靠______ 的增加。

7、运动时,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 ______相关,若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的增加将明显 ______运动强度的增加。

8、胸膜腔内的压力______ 大气压。

9、外呼吸又包括______ ______

10、当血液或脑脊液中pH降低、Pco2 ______Po2 ______,这些变化均会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加强。

四、名词解释

1、呼吸:

2、肺活量:

3、肺泡通气量:

4、每分最大通气量:

5、通气/血流比值:

五、简答题

1、胸内负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

3、为什么运动时不提倡过度通气?

 

第八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一、判断题

1、心房和心室在一次兴奋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变化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人在运动中,心率增加是一种反应,故心率增加的幅度与体能水平无关。(  

3、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依靠搏出量的增加。(

4、在相同强度的亚极量运动时,经过耐力训练的人,心输出量增加的幅度较无训练的人大。(  )

5、耐力训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射血分数增加,故收缩期贮备比舒张贮备大得多。(

6、在最大心输出量时的心率称为心搏峰。(  

7、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是因为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要延续至舒张早期。(

8、由于心室的射血是间断的,故血管系统中的血流也是间断的。(   )

9、当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下降时,主要通过减压反射而使血压得以维持相对稳定。(

10、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舒张血管作用,使局部血流增加。(

11、血浆中PCO2高、H+浓度增加或缺O2,可直接刺激心血管中枢而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12. 搏出量占心室收缩末期充盈量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射血分数反映了心室的泵血效率。(  )

13. 不同年龄的人,心指数也不相同,心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

14. 通常测量血压的部位是上臂肱动脉处。(

15. 心脏中,特殊传导系统内的自律细胞均具有自动节律性,但不同部位的自动节律性高低不一。通常房室结的自动节律性最高。(  )

16. 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速度极慢,这种现象称房室延搁。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心房兴奋结束后,心室再开始兴奋,保证了心房的初级泵功能,使心室有充分的血液充盈。(

二、单选题

1、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是由于左心室( )。

 A.射血速度较快, B.每搏输出量较大,

C.射出的所流经的管道狭窄, D.比右心室做更多的功。

2、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受( )。

A.平均动脉压的调节, B.心肌收缩能力的调节,

C.心力贮备的调节, D.心室舒张末容积的调节。

3、刺激心交感神经使( )。

A.窦房结起搏细胞4期自动除极速率减慢, B.心功能曲线右移,

C.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 D.房室束的传导速度减慢。

4、下列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错误叙述是( )。

A.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000Pa以上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

B.此反射对缓慢血压变化不敏感,

C.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有重在意义,

D.此反射不但有心功能变化,也有血管阻力的变化。

5、耐力训练可导致安静时心率减慢,其机制是( )。

A.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 B.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

C.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均增强,D.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

6、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发挥调节作用的是( )。

A.安静时,B.直立, C.局部代谢产物积累时, D.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

7、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肌质网不发达,Ca2+贮量少, B.心肌收缩是“全或无”式的,

C.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 D.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8、心肌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房室束, D.浦肯野纤维。

9、运动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是(  )。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10、若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而心率加快,则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

A.收缩压明显升高, B.舒张压明显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升高, D.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升高。

11、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

A.延髓, B.下丘脑, C.中脑, D.都不是。

三、多选题:

1. 普通心肌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性( )

A. 收缩性 B. 自律性 C. 兴奋性 D. 传导性

2. 特殊分化了的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心肌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性( )

A. 收缩性 B. 自律性 C. 兴奋性 D. 传导性

3.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它们能感受血液中( )的变化

A. Po2 B. K+ C. Pco2 D. PH

4、下列有关心动周期的正确叙述是( )。

A.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

B.心动周期是指心肌电活动周期,

C.心房和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功能周期,

D.当心率为75次·min-1,每个心动周期历时0.8S

5、下列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000Pa以上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

B.此反射对缓慢血压变化不敏感,

C.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有重在意义,

D.此反射不但有心功能变化,也有血管阻力的变化。

四、填空题

1.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它等于   的乘积。

2.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 ______ ,称为心指数。

3. 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是 ______、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4、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________,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________

5、影响动脉血压的生理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舒张末期容积________,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射血分数________

 

五、名词解释

1. 自动节律性:

2. 窦性心律:

3. 期前收缩:

4. 每搏输出量:

5. 心力储备:

6. 脉搏:

 

六、简答题

1、何谓搏出量?试述搏出量的影响因素。

2、试述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3、何谓心力贮备?体育锻炼为何能增加心力贮备?

 

七、论述题:

1、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2. 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九章 消化、吸收与排泄

一、判断题

1. 血红蛋白缓冲体系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

2. 肺通过CO2排出量的增减,控制体内H2CO3浓度,以维持NaHCO3H2CO3的正常比值,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3. 肾血浆流量增加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有效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加长,从而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

4. 人体活动时,尤其是剧烈运动时,机体代谢活动增强,血液发生重新分配,造成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使尿量增多。(

5. 运动时动脉血压升高以及因大量出汗所致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也都会刺激下丘脑释放ADHADH释放增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即抗利尿作用加强,最终使尿量减少。(

6.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不同部位对滤液的重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远球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7. 尿蛋白可以用来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运动量时,尿蛋白量相对稳定。当训练水平提高时,尿蛋白量减少。(

8. 生理学通常将这个不出现糖尿现象的最高血糖浓度叫作肾糖阈,一般为2-3g/L。(

二、单项选择题

1、正常人体尿液酸碱度为(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2、生理学常把( )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

A. KHCO3 B. Na2HPO4 C. NaHCO3 D. NaH2PO4

3、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 肾小囊内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有效滤过压

4、下列有关运动性尿蛋白表述错误的是(

A.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

B.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大时,运动员更容易出现运动性尿蛋白,且尿蛋白量增加。

C. 运动性尿蛋白属于常见运动性疾病,不能自行消失。

D. 运动性尿蛋白的阳性率与运动项目有关。

5、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pH的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 )趋势。

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D. 先升高下降

三、多项选择题

1. 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下列物质中除不能滤入肾小囊的是( )。

A. 血细胞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

2.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组成有效滤过压的力量是( )。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 肾小管内压

C. 肾小囊内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

3. 骨骼肌细胞内pH总是较血液低约0.4-0.6pH单位,原因是( )。

A. 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高于血液

B. 血液内的酸性代谢产物高于骨骼肌

C. 骨骼肌酸碱缓冲能力低于血液

D. 血液酸碱缓冲能力低于骨骼肌

四、填空题

 

1. 尿蛋白阳性率及尿蛋白量与______ ______ 有密切的关系。

2. 人体主要依靠______ 、______ 和______ 等调节功能,维持体液pH的相对恒定。

3. 乳酸是 ______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95%。

4. 尿液是通过 ______,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或者排泄而形成的。

 

五、名词解释

1. 排泄:

2. 酸碱平衡:

3. 缓冲作用:

4. 碱储:

六、简答题

1. 简述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

 

第十章身体素质

第一节 力量素质

一、判断题

1、力量素质是许多项目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基础。( )

2、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动员所有肌纤维参与工作,而产生最大的力量。( )

3、超负荷原则是指超过本人负荷的能力。( )

4、肌肉横断面积或者肌肉体积本身是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唯一生理学因素。(

5、受力量训练的影响,快肌和慢肌的纤维横断面积和收缩力量均可以发生相应的增加,但是快肌纤维收缩力量增加的速度和程度快于慢肌,因此具有更好的力量训练适应性。(

6、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越长,则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的程度就越大,这仅仅是牵张反射的结果。(

7、肌肉先向心收缩,然后迅速地转向离心收缩,称为超等长练习。( )

8、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它使身体维持或者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运动。( )

9、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此时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 )

10、等速肌肉力量是肌肉在其控制的关节活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最大收缩的能力,是目前国内外肌肉力量评价常用的指标。( )

11、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表现形式。( )

12、缺乏训练的人和训练水平良好的运动员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能够动员的运动单位比例是相同的。( )

13、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当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原因是小肌群在力量训练中较大肌群容易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肌群乃至身体整体工作能力。( )

14、等长练习时肌肉对血管的压力增大,影响肌肉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从而对肌肉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肌红蛋白含量的增加和肌肉毛细血管的增生等均有良好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1、从事等长练习能有效地发展(  )。

A.最大静力性力量和静力耐力, B.速度耐力,

C.爆发力, D.重量性力量。

2、推举时,将举起的杠铃慢慢放下,属于(  )。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

3、多级跳和跳深属于( )。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

4、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称用(   )。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爆发力, D.肌肉耐力。

5、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称作( )。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相对肌力, D.肌耐力。

6、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

A.30RM, B.15-20RM, C.10-15RM, D.5RM。

7、适合100m跑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

A、6-10RM, B.15-20RM, C.10-15RM, D.5RM。

8、适合400m跑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

A.6-10RM, B.15-20RM, C.10-15RM, D.5RM。

9、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以下哪一因素的改变有关(  )。

A.肌纤维增粗, B.毛细血管增加, C.血红蛋白增多, D.肌糖原含量增加。

10、一般情况下,在一次训练课中力量练习的顺序是( )。

A.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 B.小肌群训练在先,大肌群训练在后,

C. 大小肌群训练不分先后,  D.以上都不是。

 

三、多项选择题

1、依据肌肉收缩形式肌肉力量可分为( )

A.静力性力量,   B.绝对力量,   C.相对力量,   D.动力性力量

2、下列哪些属于动力性力量()

A.向心收缩力量, B.离心收缩力量, C.等速肌肉力  D.超等长肌肉力量

3、影响肌肉力量的肌源性因素有()

A.肌肉生理横断面积, B.肌纤维类型, C.肌肉粗长度, D.关节运动角度

四、名词解释

1、肌肉力量——

2、力量耐力——

3、绝对力量——

4、相对力量——

5、中枢激活——

6、超负荷原则——

五、填空题:

1、肌肉力量根据肌肉收缩形式分为____和____, 肌肉力量根据表示的方法分为____和____。

2、动力性力量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前者的典型例子如____项目,后者的典型例子如____项目。

3、发展肌肉力量的训练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

4.肌肉力量大小与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构成有关,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及其横断面积或直径大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______ ;而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则肌肉力量较 ______

六、论述题

1、简述力量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基础。

2、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因素是什么?

第二节 速度素质 第三节 无氧耐力素质

一、判断题

1、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有关。(

2、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肌肉非乳酸系统的供能能力、体内缓冲酸碱度的能力和脑细胞的耐酸能力。(

3、低乳酸值的间歇训练是提高无氧耐力的主要训练方法。(

4、在完成运动过程中,运动技能愈熟练,动作速度也就愈快。(

5、反应时为反应速度的生理指标。(

6、步长主要受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影响。(

7、速度素质主要依靠非乳酸能系统供能。(

8、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

9、60s最大负荷可用于无氧耐力的检测和评价。(

10、慢肌纤维百分比越高且越粗大,肌肉收缩速度越快。(

11、在发展速度的训练中,为保证训练的强度和供能系统的稳定,练习重复次数应越多越好。(

12、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实现高频率动作的重要因素。(

13、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

14、采用最大乳酸训练发展无氧耐力过程中,由于练习强度和密度大,因此间歇时间相对较长。(

15、无氧功率递减率越大,表明机体糖酵解供能的能力越强,无氧耐力越好。(

二、单项选择题

1、投掷运动员的器械出手速度属于(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速度耐力

2、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要求运动强度大,而最适合的持续时间是( )。

A、10s B2030s C30s1min D12min

3、长跑运动员无氧酵解酶活性相对于短跑运动员( )。

A、高 B、低 C、一样 D、无差异

4、速度练习主要能发展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 )。

A、强度 B、灵活性 C、均衡性 D、协调性

5、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枪响到起动的时间属于(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加速度

6、发展速度素质的错误训练方法是( )。

A、注意肌肉放松能力

B、低乳酸的间歇训练

C、3060m反复疾跑

D、高乳酸值的间歇训练

7、动作速度主要依靠( )。

A、磷酸原系统供能 B、乳酸能系统供能

C、有氧氧化供能  D、无氧系统供能

8、下列不属于影响无氧耐力生理学因素的为(  

A、糖酵解供能能力   B、缓冲乳酸的能力

C、脑细胞耐酸的能力 D、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

9、采用最大乳酸训练发展无氧耐力是最适宜的练习时间为(

A、10s B2030s C30s1min D12min

10、一般认为,在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 )左右为宜。

A、4mmol/L B12mmol/L C20mmol/L D30mmol/L

三、多项选择题

1、反应速度快慢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A、反应时 B、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C、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D、肌纤维的类型

2、动作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A、肌纤维的类型 B、肌肉力量

C、神经和肌肉组织的机能状态 D、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3、为更有效的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

A、训练强度应达到本人最大强度的95%以上

B、每次疾跑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0S左右

C、练习重复次数不宜过多

D、重复训练中应保证足够的间歇时间

四、填空题

1、速度是人体在______ 内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2、速度素质按其在运动中表现可分为______ 速度、______ 速度和周期性位移的______ 速度三种形式。

3、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______ 的情况下______ 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五、名词解释

1、速度素质:

2、位移速度:

3、反应速度:

4、动作速度:

5、无氧耐力:

五、简答题

1、简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六、论述题

1、试述如何发展速度素质

2、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第四节 有氧耐力素质

一、判断题

1.不完全休息的间歇训练,在两次训练之间,下一次训练是在前一次训练后身体机能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的。(

2.运动强度较小,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项目,每分钟需氧量少,但总需氧量大。(

3.总需氧量可以正确反映运动强度。(

4.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递增而增加。(

5.肌肉中快肌纤维比例越高,组织的氧利用能力越强。(

6.马拉松、滑雪等长时间耐力运动项目,体重比较轻则有利于运动,因此最大摄氧相对值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7.运动强度较大时,持续时间则短,虽然总需氧量较少,但每分钟需氧量却较大。(

8.中长距离游泳、速滑、自行车、划船等运动项目,运动时并不是直接负荷身体的重量,同时产生推动力的能源与肌肉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些运动项目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9.人体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等于最大摄氧量相对值(

10.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个体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

11.运动结束后,因肌肉活动停止,机体的吸氧量可立即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12、运动时的氧耗量与运动强度成正比关系,所以常用耗氧量作为运动强度指标。(

13、在同一强度运动中,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愈低,其有氧耐力就愈差。()

14、肌肉运动结束后,机体最大摄氧量也立即恢复到原有安静时的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  )。

A. 150 ml/min B. 250 mlmin C. 350 mlmin D. 450 mlmin

2. 最大吸氧量反映的是运动中人体的(  )

 A、 最大缺氧状态 B、 最大工作能力 C、 最大摄氧能力

3. 有氧耐力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大强度运动时,乳酸阈出现得(  )。

A、 较早 B、 较晚 C、 低于一般人

4. 肌肉中(  )的比例越高,对氧的利用能力就强,有氧耐力就越好。

A、 慢肌纤维 B、 快肌纤维 C、 两种纤维

5. 可以反映运动强度大小的指标是(  

A. 总需氧量 B. 每分需氧量 C. 运动时间

6、决定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

A.吸氧量, B.心室泵血功能, C.动静脉氧差, D.肺通气量。

7、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要高,主要原因是(  )。

A.心泵功能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与利用能力提高,

B.血液运氧的能力提高,

C.慢肌纤维的百分含量增高,

D.呼吸系统功能增强。

8、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  )。

A.练习强度固定,间歇时间是依完全恢复而定,

B.练习强度固定,每次间歇时间都一样,

C.练习强度和间歇时间都有严格规定

D.练习强度不定,间歇时间严格规定。

9、在低氧环境下训练,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主要利用的是环境的(  )

A.低氧, B.低压, C.低氧低压,  

三、多项选择题

1、有关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后恢复期儿茶酚胺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氧消耗增加。

B.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促进细胞膜上的纳-钾泵的活动增强。

C.运动后恢复期体温不可能立即恢复到安静水平。

D.运动后肌肉的代谢也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乳酸阈产生的生理机制是()

A.运动时肌肉缺氧

B.运动中需氧量大于机体的摄氧量

C.运动中肌肉温度升高。

D.运动肌肉肝脏对乳酸的消除能力降低

3、有关影响乳酸阈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慢肌纤维百分组成高的人,其乳酸阈也高。

B.训练水平越高,其乳酸阈也越高。

C.长跑运动员乳酸阈值要高于短跑运动员

D.不同环境条件下乳酸阈值也可能不同

4、氧亏的构成包括()

A.运动初期ATPCP的消耗以及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生理惰性大,不能与运动的需要相适应而形成。

B.运动的强度过大,每分摄氧量不能满足每分需氧量形成。

C.运动后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所消耗的。

D.运动后恢复期肌肉代谢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所形成。

5、下列哪些属于低氧训练范畴()

A.高原训练 B.高住高训 C.高住低训 D.低住高练

 

四、填空题

1、乳酸阈反映了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______ 开始向______ 过渡的临界点。通常以血乳酸急剧增加的起始点(乳酸拐点)所对应的强度来表示。

2.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______和______ 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3、持续训练可以根据速度的变化分为______ 和______

4.低氧环境分为 ______和______

5、运动后恢复期的过量氧耗远大于___,说明运动后过量耗氧不仅用于偿还___所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___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

 

五、名称解释

1.有氧耐力:

2.需氧量:

3.最大摄氧量:

4.运动后过量氧耗:

5.乳酸阈:

 

六、简答题

1.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2.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七、论述题:

1.影响乳酸阈的因素

 

2.研究乳酸阈、通气阈的意义

 

第五节 平衡、灵敏、柔韧与协调素质

一、判断题

1.竞技体育和健身锻炼中发展柔韧性,主要采用被动运动。(

2.牵张练习或称为伸展练习,它可根据受力情况分为冲击性牵张练习和静力性牵张练习。(

3.冲击性牵张练习的不足是,反射性收缩部分可能抵消了主动牵拉肌肉的力量,从而降低了锻炼的效果,如果主动冲击的力量过大,还可能引起肌肉拉伤。(

4.维持倒立姿势的能力属于动态平衡。

5.人会晕车,是由于前庭器官对位觉刺激过于敏感,导致身体平衡破坏所出现的植物性功能紊乱反应。

6.本体感觉又称为“暗淡感觉”。

7.视觉在任何时候都会增强机体的平衡能力。 (

 

二、单项选择题

1、蹦床项目运动员需要很好( )能力

A. 对称性平衡 B.静态平衡 C. 动态平衡

2、下列那项不是制约人体平衡的主要因素(

A. 前庭器官  B.本体感受器   C. 视觉器官 D. 内脏器官

三、多选题

1.属于静力性牵张练习的是( )

A. 踢腿 B.摆腿 C. 压腿 D. 肋木上屈体抱腿

2.灵敏可分为(

A. 一般灵敏 B.速度灵敏 C.柔韧灵敏 D.专项灵敏

3、当身体机能状态欠佳的时候,会导致下列哪些现象(

A. 感受器兴奋阈减低

B.信息传导、传递速度减慢

C. 中枢神经整合、协调能力减弱

D. 肌肉收缩无力

四、填空题

1.平衡按其性质可将人体平衡分为对称性平衡、______ 和______ 三种。

2.人体的平衡能力除了要求身体结构完整外,还与______ 、______ 、本体感受器、大脑平衡调节、小脑共济协调以及肢体肌群力量、肌张力之间的相互平衡等密切相关。

3.前庭功能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 、______ 和综合训练三种方式进行。

4.决定柔韧的主要生理基础是______ 和跨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同时,也与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的机能状态,特别是与中枢神经对肌肉收缩和放松的调节能力有关。

 

五、名词解释

1.平衡

2.灵敏

3.柔韧

六、简答题:

1.简述在发展运动员灵敏性训练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2.简述柔韧性训练的原则。

 

七、论述题

1.试述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十一章 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一、判断题

1、高水平运动员或经常参加比赛的队员不会产生赛前状态(    )

2、赛前状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越高,对机体工作能力的发挥越有利(  )。

3、运动条件反射形成后,只要与比赛相联的有关刺激一出现,赛前反应也就会发生。(

5、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只有在运动后才开始逐渐恢复。(

6、极点出现的迟早、反应强弱与运动强度有关,与训练水平无关。(

7、不同的生理功能和不同的能源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不同。(

8、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是由无氧代谢供能,不能坚持很长时间。(

9、运动员在开始运动时的机能动员一般较无训练者快。(

10、规模越大,赛前机能反应越大,越临近比赛,机能反应也越明显。(

11、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是由有氧代谢供能,可维持很长时间。(

12、第二次呼吸出现时,躯体性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不一定恢复。(

13、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延长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14、运动中运动强度越大,进入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15、假稳定状态时最大吸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的要求(

17、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18、在有大量乳酸生成的运动项目中,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19、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大强度,疲劳时明显的特点是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化速率下降。(

20、在静止用力练习时,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持续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以及憋气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21、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愈小,消耗能源物质越少,超量恢复愈明显。(

22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23、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其中仍蕴藏有大量的能量可以被利用。(

24、目前研究表明,乳酸绝大部分用于合成肝糖原,之后才能被再利用。(

 

 

 

二、单项选择题

1、运动开始后不久,运动者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反应,这是( ) 。

A. 疲劳现象  B. “极点现象”  C. 假稳定状态

2、运动员赛前兴奋性过高,常表现为赛前反应过( )。

A.强  B.弱  C.早  D.迟

4、赛前状态对人的工作能力( )都起良好作用。

A一定  B 不一定

5、优秀运动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一般运动员(   )

A 长   B  C 差不多

6、一般来说,肌肉活动越复杂,进入工作状态需要的时间(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7、运动过程中,“极点出现在(  )

A.赛前状态 B.稳定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窗体顶端

8、人体运动时,躯体性机能惰性比植物性机能惰性(  )。

A 大  B  C 差不多

9、运动后恢复最快的物质是( )。

A. CP   B. 肌糖原   C. 氧合血红蛋白 D. 肝糖原

11、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年人( )

A 长 B短 C差不多

13、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食用高糖膳食(  ) 。

A. 肌糖原恢复速度较快  B. 肌糖原恢复速度较慢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4、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食用高脂肪高蛋白膳食( ) 。

A. 肌糖原恢复速度较快 B. 肌糖原恢复速度较慢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5、乳酸堆积引起肌肉疲劳,主要是通过肌肉中( )下降所造成。

A、PO2   BPCO2    CPH D、肌糖元

18.关于生理性疲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预警”信号 B、 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C、 是机体功能衰损的表现 D、 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调整可以自行消除

19、运动后恢复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为(  

A、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且能长久保持。

B、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但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C、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超过原来水平。

D、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不能超过原来水平。

20.下列那一项与肌糖原恢复速度关系不密切(  

A 运动强度 B 运动频度 C 运动持续时间 D 膳食

三、选择填空题

1、“第二次呼吸”出现时,内脏器官机能惰性(  ),供氧量(  ),血乳酸(  

A、得到克服 B、尚未克服 C、增加 D、减少

2、运动量大,消耗的物质越多,超量恢复越(  ),出现的时间( )。

A、明显 B、不明显 C、较早 D、较晚

3、运动时物质的(  )占优势,运动后物质的(  )占优势。

A、消耗过程 B、恢复过程

四、名词解释

1、赛前状态:

2、稳定工作状态:

3、运动性疲劳:

4、恢复过程:

5、进入工作状态 :

6、超量恢复:

五、简答题

1、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其发生顺序,可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

2、极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简述促进恢复的措施。

5、 简述恢复过程的三阶段特点。

6、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有哪几种学说?

六、论述题

1、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二章 运动技能的形成

一、填空题

1.巴甫洛夫把反射分为______ ______两类。

2.人类的记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 ______、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3.依据运动技能形成时的生理学变化特点将其分为 ______ ______、巩固过程和动作自动化。

4.生理学中根据反馈的效果将反馈分为______ ______两种。

 

二、判断题

1.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它是人和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中形成的,对于个体和种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2.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来的,其数量是无限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3.运动技能学习与文化知识学习的本质区别就是有肌肉活动的参与,运动技能必须通过骨骼肌的活动来实现

 

4.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人体在多种感觉机能共同参与下大脑皮质有关区域所建立的一种永久性神经联系的过程。

 

5.大脑皮质的功能状态对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当人体的应激水平在适度的时候最容易建立运动技能和发挥运动水平,应激水平过低(或中枢的兴奋性过低)或过高(或中枢的兴奋性过高),都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挥。

 

三、多选题

1.下列选项属于短时性记忆的是( )。

A.感觉性记忆 B. 第一级记忆 C. 第二级记忆 D. 第三级记忆

2.依据动作表现的不同特征将运动技能的形成划分为()

A.发动认识动作阶段 B.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C.改进提高动作阶段 D. 巩固与应用自如阶段

四、名词解释

1.学习

2.记忆

3.反馈

五、简答题

1.简述记忆的机制

2.简述粗略掌握动作阶段的外部表现与生理原因。

3.简述反馈的作用。

 

第十四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一、填空题

1、人体脂肪分为­ ­ 两种。

2、储存脂肪主要作用是­ 、缓冲机械撞击­

3、依照发生原因,肥胖可分为­ 性肥胖和­ 性肥胖。

4、根据人体各组成成分的生理功效不同,常把体重分为­ ­

5、常用的肥胖诊断指标有肥胖度%­ ­ ­  

6、腰臀围比是以脂肪分布来评价患病危险几率的一种简便方法,若男性的腰臀围比值超过 ,女性的腰臀围比值超过 ,患病率就会大幅度增加。

8、减肥运动通常运动强度为 %最大心率,练习频率为 /周,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至少 分钟。

二、判断题

1、继发性肥胖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

3、通过运动减肥,建议每周体重下降以0.5公斤为宜,否则不能真正长久地减肥。(

4、减肥运动处方应遵循安全性、可接受性和多样性的原则,与有效性无关。(  )

5、减肥运动处方主要考虑能否出现体脂下降、腰围缩小、心肺功能提高等良好的运动效果,而不应该考虑参加者的兴趣。(

6、减肥运动处方所选择的运动方式应为有氧运动,而决不能采用抗阻力量练习。(

7、耐力运动能够激活脂肪水解酶,进而促进脂肪水解,因此减肥运动多采用耐力运动。(

8、储存脂肪的主要作用是保温、缓冲机械撞击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数量缺乏,会降低健康水平。(

9、目前儿童肥胖多属于继发性肥胖。(

10、常用肥胖诊断指标有很多,其中体质指数(BMI)是体重(kg/身高(m)。(

三、名词解释

1、身体成分:

2、肥胖:

3.单纯性肥胖:

4、继发性肥胖:

5、体质指数:

四、简答题

1、简述肥胖的分类。

2、简述肥胖流行的主要原因。

五、试述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第十五章 运动与环境

一、填空题

1、机体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到达皮肤,通过传导、______ 、______ 、______ 的方式向体外散发。

2、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______ 机构的控制下,体内______ 过程和______ 过程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3、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 ,包括 ______中枢和______ 中枢。

5、在热环境下运动可能出现热伤害,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等。

6、长期在水环境运动,可提高人体对水的冷刺激的______ 能力。

7、水环境中的运动,对人体______ 功能影响较陆上项目深刻,这和水的密度及压力等特性有关。

8、高原可使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增多,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______

9、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着气体交换,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大气的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

人体  ______  ______ 的必要条件。

二、判断题

1、健康人的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外界环境的温度越高,机体通过辐射散失的热量就越少,如外界温度高于体温人体将通过辐射得到热量。(

3、人在寒冷环境下,骨骼肌寒颤加强,促使产热量增加,是冷适应的标志之一。(

5、水中运动由于阻力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因此水中运动对循环机能的锻炼效果不明显。(

6、在水环境中运动,呼吸频率可随意加快( )。

7、训练效果会因空气污染而消退,污染程度越严重消退越快。(

三、单选题

1、体温是指(  

A 人体皮肤的平均温度 B 人体内部的温度

C 人体的口腔、腋窝、直肠的温度 D 人体表面和内部温度的均值

2、正常人直肠,腋窝和口腔温度的关系是(  

A、直肠>口腔>腋窝 B、直肠>腋窝>口腔

C、口腔>腋窝>直肠 D、腋窝<直肠<口腔

3、在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皮肤温度和体内温度时,身体散热的重要方式是 (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D 蒸发

4、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  

A、脊髓 B、脑干网状结构 C、下丘脑 D、延髓

5、空气流动散热快的原因是(  

A、辐射 B、蒸发 C、对流 D、传导

6、给高热病人使用冰袋降温是增加(  

A、辐射散热 B、蒸发散热 C、对流散热 D、传导散热

7、热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  

A、耐热性得到改善

B、耐寒性得到改善

C、耐热性和耐寒性都得到改善

D、耐热性和耐寒性都无改善

8、将中暑病人衣服解松,用扇子扇风是增加(  

A、辐射散热 B、蒸发散热 C、对流散热 D、传导散热

9、在高原,使人体机能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氧 B、低气压 C、低气温 D、生物节律的改变

10、高原训练对人体的负荷有(  

A、运动缺氧负荷 B、高原缺氧的负荷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1、有关生物节律的错误叙述是(  )。

A、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界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B、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固有的节律

C、它通常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D、意义在于生物体对外环境的变化能做出更好的前瞻性反应

四、名词解释

1、体温:

2、热服习:

3、高原适应:

4、生物节律:

五、简答题

1、简述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热伤害

2、简述运动训练和体育健身对大气环境的要求

 

 

 

关闭窗口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邮编:675000

总访问数: